五月繁花怒放季,青春闪光正当时。在区公安分局,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他们在师父的“传帮带”下茁壮成长、独当一面,警营里的师徒传承是实战经验的延续,是忠诚警魂的赓续,更是责任与担当的接续。让我们走进三对师徒代表,去聆听警徽与青春交织的激昂旋律,去领略他们传承五四精神、展现新时代风采的飒爽英姿。
青春利刃肖芝林:“刑”稳致远 “侦”心为民
“干刑侦这一行,就是要耐得住寂寞、扛得住压力、经得住考验!”从警2年的石门派出所民警肖芝林感触颇深,“这是师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,我在工作中不断历练的同时,也逐渐理解和领会这句话蕴含的深意。”
肖芝林口中的“师父”,是石门派出所探长代凯乾,1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,代凯乾始终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,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案件侦查员。
作为一名“00后”后新警,肖芝林加入案件办理队后,侦办的第一个案件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,“王婆婆去医院看望病重的老伴时,因为走得太匆忙忘记关门,结果家中手机就被盗。”手机里存放着王婆婆和老伴的珍贵照片,看着王婆婆着急的模样,肖芝林下定决心要尽快将手机找回来。“师父,我来负责视频侦查!”肖芝林自告奋勇,在小区监控室一坐就是一下午,但因老旧小区条件具有局限性,肖芝林并没有捕捉到有效线索,肖芝林的自我高要求给他带来了无形的压力。
“小肖,不要着急,老小区都是街坊邻居,人员流动性小,如果有陌生面孔出现,大家应该有印象,我们可以从这点入手,一起去走访小区居民。”代凯乾拍了拍肖芝林肩膀,让肖芝林重拾了信心。果然如师父代凯乾所说,两人在走访了10余户居民后,终于找到了有效线索,并循线追踪抓获了犯罪嫌疑人,找回了王婆婆心心念念的手机。
“太感谢你们了!”王婆婆翻看起手机里跟老伴的照片,泪眼婆娑,感激地握着肖芝林的手不肯松开。这件案子让肖芝林深刻意识到,案侦不仅是破案,更是守护民心。案件侦破工作欲速则不达,一定要有沉下心研究案件的定力和耐心,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,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平安“守卫者”。
如今,肖芝林参与破获案件100余起,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案件卷宗,都是他战斗过的“痕迹”。闲暇之余,肖芝林会整理案件资料,思考每一个细节,回味师父给他说的话,为下一次“战斗”做准备。在打击犯罪的道路上,他的脚步从未停歇,也永远不会停歇。
师父寄语:
作为你的师父,我见证了你从青涩到担当的蜕变,深感欣慰。望你始终坚守初心,牢记藏蓝使命,在每一次执法中捍卫公正,在每一次服务中传递温度,让心中的信仰之灯永不熄灭。
派出所“多面手”杨蕊萍:能“文”能“武”,勤学善问
“杨户籍,好久不见,看到你还是这么亲热!”“我也很想念你们,王幺婶,最近要下雨哦,注意保暖,免得风湿病又犯了。”当华新街派出所民警杨蕊萍再次走进曾经服务过的华新社区,街坊邻居们依旧像以往一样热情地与她打招呼。
“我曾担任过社区民警和案侦民警,最近又走上了案侦内勤岗位。”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从警经历,杨蕊萍认为是在担当社区民警的时候。那时候她与师父范国胥经常围绕社区工作忙到深夜,每当看见街坊邻居满意的笑容时,身上的疲惫感便瞬间消失,在她的身上始终充盈着那股拼劲。
华新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,因历史原因,社区电线搭建位置较低,一些居民为图方便,喜欢用电线晾晒衣物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走访社区了解到情况的杨蕊萍立即着手解决,在师父范国胥的指导下,多次和社区居委会共同联系供电局进行协调,最终成功解决了电线的安全隐患,也让小区形象焕然一新。
2021年年底,杨蕊萍主动提出学习案侦知识。万事开头难,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,最初她面临着法条运用不够熟练等难题。但面对困难不退缩、咬紧牙关向前冲是她的一贯风格,她没日没夜“恶补”案件侦查、审讯、取证等专业技能,主动学习犯罪学、心理学、经济财务等知识,主动实践、不断成长,共协助治安组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0余人。
从警8年,杨蕊萍历经多个岗位,始终不忘为民初心。她不断学习,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努力练就“十八般武艺”,成为同事和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“杨警官”。
“在多个岗位历练,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民警和案侦内勤民警并不是独立作战单元,而是相辅相成的。”因工作突出,杨蕊萍成为了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案侦内勤民警,在新的岗位上,她将一如既往,用拼劲和闯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师父寄语:
实干方能争先,希望小杨把“干”作为一种思想作风,求真务实,以真诚和担当对待每一项工作,用“多面手”的本领全方位守护民众安全幸福,为社会安宁、民众幸福注入强大力量!
服务“零距离”李莉娜:法规是“尺”,人心为“秤”
在李莉娜的心中,师父林荣斌的存在就像一颗“定心丸”。2014年初,李莉娜从交巡警总队调入江北交巡警支队违法处理室,面对前来处理交通违法的群众而略显紧张时,是林荣斌给予了她充分的鼓励,并耐心细致地给她讲解要点和难点。
“首先,我们必须要熟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相关法律法规,对核查无误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,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……”针对各类处罚,包括核对违法车辆信息、违法时间、违法地点以及违法行为等,林荣斌都耐心地从头教起,还总是在身旁看李莉娜做一遍才放心。被师父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触动,李莉娜不断勤问、勤记、勤练,迅速成长起来,开始能够独自处理交通违法,解答群众关于交通违法的咨询,提供法律法规的解读和指导,并引导当事人完成处罚流程。
“为什么都是交通违法,我要被罚款200元、记6分,他就只罚100元、不记分啊?”“你好,你是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,而他是不按所需进行方向驶入导向车道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其相关法规,不同的违法行为,处罚的金额及记分自然就不同,今后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。”“我明白了,那我以后开车既要注意车道指引标志又要留意信号灯。”10多年以来,李莉娜一直用耐心和专业对待每一位前来处理违法的群众,因为她一直记得师父的那句话“群众的小事,就是我们的大事。”
如今,林荣斌的精神在李莉娜身上得到传承,因为他将自己最实用的本领都倾囊相授传给了李莉娜。而李莉娜也将牢记师父的教诲,更好的守护平安、服务群众。
师父寄语:
法规是“红绿灯”,但人心是“天平”,处理违法要依法依规,面对群众要耐心平和,守住初心,让执法既有力度、又有温度。
(记者 陈虹宇 通讯员 江兆程)
(编辑 黄丽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