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北民政:五“心”服务 “救”在身边

2023年,江北区社会救助工作紧紧围绕聚力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,坚持以群众为中心、坚持稳中求进、坚持与时俱进,按照“创品牌、强能力、纾难点、亮成效”的工作思路,全力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,增强社会救助保障能力,取得实效。

深化品牌建设  更入心

    “小江来帮您”,是江北区民政局全面、完整、准确贯彻社会救助工作新发展理念打造的社会救助工作品牌,旨在通过社会救助服务品牌的建立,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知晓度,扩大社会救助工作影响力,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深入人心。

找重点突难点  更精心

始终把及时发现群众、切实解决困难群众需求作为社会救助工作重点,通过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“你呼我应”“5·5工作法”、整合区级各部门数据进行核查比对等工作方式,用心找到、找准困难群众需求。针对困难边缘群体动态管理难问题,一是建立台账入库,重点关注、动态管理,排除隐患;二是建立报告制度,对排查发现有临时生活困难的,及时提供有效帮助。对政策保障范围之外的群体,遇突发生活困难的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方式予以及时纳入兜底保障、常态帮扶,截止5月,共排查需求77条,提供救助服务45人次,切实做到了“有困必帮、有难必救”。

延伸服务触角  更贴心

2023年3月,江北区实现了专职网格员全域覆盖,区民政局及时整合资源,将社会救助“主动发现、快速排查”职责统筹、细化融入到区级各部门网格员服务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中,社会救助工作“主动发现、快速排查”服务触角得到有效延伸,形成了“区、镇街、村居、网格员、社工”五级“主动发现、快速排查、及时保障”的困难群众保障服务机制。截至5月,全区共建设网格驿站600余个,配备网格员725名,累计排查困难群众534人,救助困难群众428人。

创新服务模式  更暖心

“虽然身处困境,却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政府满满的温暖和爱”,这句困难群众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,却体现着江北区浓浓的民生温度。

江北区坚持创新驱动理念,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,探索建立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,使之成为基层经办的指挥“枢纽”;充分整合、依托党建网格驿站力量,提升救助服务覆盖面,突出基层经办服务“整体性、主动性、能效性、便捷性”。石马河街道“你呼我应”平台、华新街街道“111”社会救助关爱服务机制(1次沟通、1次拍摄、1次回馈)作为江北区社会救助基层经办优质服务的缩影,将细心、暖心、真心带到群众身边,把更加优质、快捷的救助服务送到了群众心坎上、家门口。

提升救助效能  更安心

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建设以来,通过基层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平台办理社会救助审批1件,占全区申请总数的38%;主动发现办理救助137件,占全区救助总数的35%。认定纳入低保边缘对象43户、107人;构建涵盖低保、特困、困境儿童、残疾人、低收入、支出型贫困和特殊困难家庭的“四圈”管理体系。优化办事流程,缩短办理时间,困难群众申请各类社会救助事项环节减少6个,办理时间减少近10天,需提交证明材料减少约30 %。为各类救助对象开展社工服务100余起,服务困难群众1200余人。开展各类宣传78次,培训基层救助工作人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1000余人次。

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,是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新要求。江北区民政将继续践行“民政为民 为民解困”工作理念,多措并举,持续丰富社会救助内涵,提高保障水平,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(编辑 唐维迪)

江北新闻
微信公众号
扫码下载
江北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