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防诈必修课 :十大常见类型要掌握

  随着高考的结束,又一批莘莘学子将从高中封闭的校门跨入大学的校园,大家在高兴之余,也要小心提防网络(电信)诈骗。为此,今天(6月30日)记者联系了交通银行工作人员,针对大学生的十大常见诈骗类型进行了整理:

  冒充熟人

  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沈收到其高中同学的信息,称其在美国急需购机票回国,但信用卡出问题无法付款,交易即将关闭,恳求小沈帮忙预先支付,小沈见情况紧急就没有多想,随即支付了2万余元机票费。当天晚上经核实,发现其同学本人早已回国,小沈才发现自己被骗。

  冒充公检法

  某高校大三女生岳某接到一则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“杨警官”的电话,称她涉嫌在北京进行买卖信用卡的违法交易。随后“杨警官”用微信发来“警官证”和“逮捕令”,并称案件高度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。岳某在指引下购买了新电话卡,并到家附近的一宾馆房间内进行自我隔离,通过“电话做笔录”,随后岳某为了“自证清白”,在“杨警官的指引下从多个账户及借贷平台筹款共计18万元转账至公安局的“安全账户”。

  刷单诈骗

  某高校研二学生小徐根据手机上收到的“淘宝刷单,无门槛,无押金,日赚500保底,加W”短信,添加了客服微信,在客服的指引下,小徐通过在淘宝、京东、小红书等平台上购买虚拟充值卡刷单,短短半小时便赚得100元佣金。随后客服称有几个“刷大单赚大钱”的机会,小徐在指引下从借呗、360贷、京东金融等网贷平台借贷12万余元,全部投入客服提供的几个“大单”,完成后客服瞬间下线,小徐才发现自己被骗。

  冒充贷款客服

  小胡接到自称“分期乐网贷”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,被告知在学校办理了某平台贷款,目前账户异常,如不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。小胡反驳“没有办理过贷款”,对方辩解“可能是学校的人帮办理的”并告知小胡“哪怕不贷款的账户也需要注销,要在所有贷款平台上额度清零才能完成注销操作。”小胡半信半疑,却又担心自己的征信受到影响,便添加了对方的QQ。根据客服指引操作,小胡先后在分期乐、京东金融、360贷等6个贷款平台进行“清零”操作,将贷出的11万元转账至对方提供的对公银行账号,直到在注册第7个网贷平台时,被真正客服告知才发现诈骗。

  “杀猪盘”——网络交友引导投资诈骗

  小崔通过交友软件soul结识一名同龄男生小高,小高形象阳光,性格温柔,小崔逐渐产生好感,两人不久便确定了网恋关系。在随后的几周内虽然没有见过面,但小高对小崔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小崔十分信任这位网恋男友。有一天,小高说在某投资app中发现一个bug,可以轻松赚钱,小崔在其指引下充值1000元并赚得200元,使小崔对该平台深信不疑。随后在小高的不断怂恿下,小崔陆续在该投资软件充值18万元,直至男友小高突然消失,才发现平台无法提现,人财两空。

  裸聊敲诈

  某高校大一男生小石通过社交软件“某陌”结识了一位“长腿碧眼的美女”,当天晚上,美女主动提出视频聊天让小石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直播专用APP,接着美女在直播的同时向小石提出“激情互看”的要求,小石难挡诱惑不仅露了脸还露了身体。随后直播画面戛然而止,小石立即收到两张图片,分别是刚刚直播裸聊的截图和小石手机通讯录的截图,以及一条敲诈信息“刚刚的表现不错啊,要不要发给你爸妈和同学看看”,小石因害怕,根据对方敲诈要求陆续汇款2万余元到对方账户。

  网上购物诈骗

  某高校学生小申一天在网站上购物,经过讨价还价,终于与对方商量好价格后,对方给她发了一条链接过来,小申通过该链接付款,发现与平时付款的方式不同,但钱已经被划走,损失4900元。

  套取个人信息诈骗

  大一新生小李的朋友用QQ发信息给他,说在网上购买手机但厂家没有货,需要借他的银行卡进行退款,他就把自己银行卡照片发过去,对方之后又说还需要他的身份证号码、手机验证码,他想都没有想就全部给了对方,随后就收到短信他的银行卡被扣了2000元钱。直到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的QQ被盗,他才确定被骗。

  红包返利类

  某高校学生小张在一个网红的QQ空间里看到一条内容为“朋友过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”的活动,里面有一个QQ群二维码。小张扫码入群,群主发布信息称想参加活动需添加一个微信,小张添加对方微信后充值100元、200元,对方以必须一次性充值300元或500元,不能分开充值为由拒绝活动返利,于是小张要求退钱,最终小张按对方要求操作进行退款,共计被骗6300元。

 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

  某高校学生小邓在家中用母亲的QQ玩耍时,被一个名叫“和平精英福利群9”的QQ群拉入,看到群里说可以免费领取皮肤装备。群管理员问小邓要不要游戏皮肤,小邓回复后,对方提出需要两个手机进行领取,小邓使用父亲手机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被转走15088元。

  诈骗分子充分利用了我们大学生世事不深、警惕性差的特点进行诈骗,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和钱造损失,在此,提醒大学生们做好以下五点:

  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好,一证两卡不出借:一证即身份证,两卡即电话卡、银行卡。

  天上不会掉馅饼,白得便宜不要捡:多数诈骗都是利用我们贪便宜的心理进行的。

  威胁恐吓不要怕,证据搜集找警察:当我们受到威胁时,诈骗分子更害怕我们找警察。

  遇事多与人商量,骗子终归会露陷:很多冒充老师、朋支、熟人、公检法等诈骗,一联系上被冒充的人就会露陷。

  多看新闻多思考,钱袋子等要捂好:多关注社会上的诈骗类新闻,多了解并分析骗子的骗术,守好我们的钱袋子。


  (记者 陈尧 通讯员 邓维中)

  (编辑 罗乐 实习生 龙姜含)

江北新闻
微信公众号
扫码下载
江北APP